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永川館長序

S014 黃媽慶---自然生態-苦瓜瓜子 樟木 29x23x12 2011 S014 黃媽慶---自然生態-苦瓜瓜子 樟木 29x23x12 2011

木雕藝術在中國歷代發展各有其特色,從考古出土資料顯示,距今七千年前浙江餘姚「河姆渡文化」出土的木雕魚,證明當時已開始使用木材雕琢器物用以觀賞。秦 漢時期厚葬成風,各式人形俑與動物木雕是其特色。魏晉南北朝至唐宋時期,因佛教傳入,促使木雕藝術更臻精湛。至明清時期木雕工藝名家輩出,為明清工藝增添 輝煌燦爛的史頁。


漢人移墾台灣,最早可追溯至明末,鄭成功驅逐荷蘭人之後。清康熙二十二年,施琅將軍率師攻取台灣,漢人漸移墾台灣。清康熙末年,施世榜完成八保圳之興築, 吸引大量漢民移墾此區,清雍正元年,彰化正式設縣。在台灣發展史上,素有「一府二鹿三艋舺」之說,目前也以這三個地區留下的古蹟寺廟最可觀。

臺灣木雕藝術自鄭成功啟臺以來,與大陸閩、粵來臺漢人的墾民性格、社會組織、宗教信仰習俗息息相關,漢人帶來漳、泉、潮、汕一帶生活文化內涵與藝術風格,結合臺灣本地自然與人文環境,逐漸發展成臺灣木雕藝術的特色。

鹿港自古經濟繁榮,人文薈萃,保留下來的文化資產十分豐富,尤以木雕工藝傳承泉州派,以細膩風格見長。黃媽慶自幼拜泉州派耆老王錦宣為師,從師五年,藝成後參與廟宇之興建與修護,奠定傳統根基,也為未來的創作扎下深厚基礎。

黃媽慶木雕之特色,在於保持原木樸實無華之本質,其創作題材多為農村常見之瓜果昆蟲,流露其熱愛大地萬物之本性。再看其荷花系列,在有限空間裡,以荷之榮枯來體現生命之無限及無常。近期作品多著手關注生態,以雕琢各種瀕臨絕種的生物,展現藝術家對保育的關愛。

本展展出黃媽慶先生木雕作品五十餘件,涵蓋自然、荷花、海洋、瓜果、傳承等系列,呈現藝術家溫潤細膩的風格,以及對木雕藝術長年的耕耘與執著。期以此展拋 磚引玉,吸引各界愛好木雕藝術人士,親炙作品內蘊涵妙造自然的境界。此外,本書多承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之贊助得以如願出版,併此銘謝。

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

    黃永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