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件作品在下刀前要對其用心想像,要仔細觀察挑選適合的木材,以期將創作想法與材料作完美的結合。而當開始動刀後,在刀下刻鑿出的每一個痕跡,常常會隨著創作者的「心」而走,作品也很誠實地反映了創作者的情緒與觀點,所以一個好的作品不用太多解釋,它是會自己說話,會讓觀賞者感受到其呈現的意念與像法,並且自然而然與其互動對話。
黃媽慶大師的創作,有很多是取材於生活中對自然景物的觀察或是自身生活經驗,看似最平凡無奇的更能顯示不平凡的通透與細膩的見解,也因為來自生活中的故事,與我們的日常貼近,總是很容易產生共鳴與感動。特別是荷花與蓮花系列,從取材上就可以看出其創作的心境與用心,不論是含苞待放的新生.盛開的優美.枯萎垂敗的姿態.或是生死錯落的佈局亦或與生物間共存的樣貌,不只看出花朵的生命全部樣貌,也看到黃媽慶對人生中有圓缺盛衰的淡然,他不僅能細細欣賞品味生命的奧妙,也從在一刀一鑿之中表現其人生的態度與對大自然的崇敬與包容。
而這何嘗不是人生的一種樣貌,要懂得取捨,而「捨」字通常是最難也最需要勇氣,要放掉一些心中不必要的執念,要能丟掉一些包袱,放棄某些追求與想望,才能真正輕鬆的享受生活,感受人生的「勝事」,而不被其左右,進而回首時能夠心清眼明.泰然自若。
看過黃媽慶的作品,即使對木雕工藝不熟悉,也可以從作品透露出的氛圍感受到其創作的生命感與精神,會看到生命力在作品中流動,會在觀賞過程中,伴著木頭清香,逐漸感到平靜祥和與自然愜意,這份悠然心情就是這次黃媽慶創作想要帶給我們的,用更永恆的方式,呈現大自然的美學,用最自然方式,讓大家慢慢放下腳步,沈澱心情,好好享受「勝事空自知」的意境,在這之中看見多少內心的自己,就會看到多少的世界,這或許也是藝術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