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於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之鹿港實驗工廠營運前置計畫,蒐整鹿港工藝之相關資料以利於後續空間營運及工藝技術推廣,預計拜訪鹿港工藝師且深入了解當地的工藝發展脈絡。作為計畫人員之一的我,於114年8月28日前往拜訪鹿港木雕工藝師-黃媽慶老師。
黃媽慶老師之作品令人印象深刻,與傳統木雕工藝的風格迥然不同之外,創作主題也多圍繞在生活中的自然花草景象。老師從日常生活中汲取靈感,觀察花草生物的姿態與生命力,每一件木雕作品都像是在講述一個故事,或是捕捉一個瞬間,巧妙地利用木材的自然特性,進行細緻入微的雕刻。這些作品每一件都像是一幅生動的畫作,不僅展現了老師精湛的技藝,更讓人感受到他對大自然細緻觀察與深刻情感的表達。
在訪談過程中,黃媽慶老師不斷談及「工藝美學」概念,並說明其在現代木雕創作中的重要性。他認為,工藝不僅是技術的體現,更是藝術的延伸,突破傳統工藝的框架,將藝術的創作理念融入其中,讓人感受到木材在雕刻下所散發出的靈性與文化力。老師亦提到,工藝的技法可以透過自我練習與經驗累積逐步精進,但「觀念」的形成則需透過資深工藝師的指導與傳承,未來若能藉由鹿港實驗工廠建立交流的平台,便有機會將這些寶貴的觀念傳授給年輕一代的工藝師。
這次的訪談,不僅讓我從另一視角重新認識鹿港傳統工藝,更能從各工藝師的角度理解工藝,以及了解工藝師的創作歷程與理念。這次交流也讓我體會到藝術與工藝之間相輔相成,這些作品不單只是工藝品,更是融合生活經驗與對美的詮釋。另一方面,未來鹿港工藝的推廣也許可透過不同世代、不同背景的工藝家之間的對話與激盪,將有機會激發出更多創新的思維與火花。
2025年8月28日 黃綉涵